“我们连队130多人伤亡过半”……老英雄张玉明回忆青即战役,感慨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

2023-06-01 15:32 大众报业·半岛新闻阅读 (71042) 扫描到手机

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春燕

6月2日,是青岛解放74周年纪念日。近日,记者来到莱西市绍兴路的一居民小区,采访参加过青即战役的老英雄——张玉明。在小区门口遛弯的居民听说是来找张老的,都对张老赞不绝口,一位大爷告诉记者,“这个老人可了不得,年轻时参加过很多战役,现在90多岁了,身子骨还硬朗的很。”

上攻下打,打了几次都没打下来

老英雄张玉明是莱西市人,1948年10月参军,1954年10月入党。张玉明告诉记者,在近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参加过青即战役、渡江战役、华中南战役、大西南战役、抗美援朝等诸多战役,出生入死。

1949年5月份的时候,张玉明在南海独立一团七连当战士,当时流传着“铁七钢八”的说法,是极具战斗力的两个连。“1949年6月份解放青岛,我们先打的潍县(现在的潍坊市),打潍县的时候光围不打,把潍县城包围起来,包围了半个月,国民党在里面没有吃的,弹药也没有了,他们就叫飞机往潍县投东西,一开始投在城里,来飞机我们就射击,飞机飞得太高了,东西投不到城里面去,我们发扬人道主义,对他们喊话:‘你们出来拿吧,我们不打你’,他们就都出来拿东西。”张玉明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景。

“潍县打下来以后准备打青岛,青岛外围的敌人工事前沿是灵山,工事修得很坚固,那个时候我们部队武器装备赶不上敌人,攻打灵山伤亡很大。”张玉明向记者讲述,“灵山战役那时候打埋伏,我们要攻打的山头在灵山山顶北面,咱们对道路不熟悉,向武工队要了个向导。这个向导就是山后的,道路很熟悉,就领着我们去了。结果咱们去了一个连,国民党从山顶上下来一个营。”搭人梯、炸碉堡,一声令下,没有人退缩。“我们有个‘铁七连’牺牲的人很多,以后又换上‘钢八连’继续攻打灵山。灵山打下来,国民党就溃退了,最终攻破了敌人的防线。”

随后张玉明所在队伍来到即墨城周围攻击敌人,攻击了3次都没攻下来,敌人前面有地堡,火力太强盛,牺牲了不少人,后来换了个战略把敌人的地堡炸了之后才攻上去。张玉明所在的连队130多人也伤亡过半,当时张玉明也负伤了住进了医院。直至6月2日,敌军的三道防线全面崩溃,青即战役才画上了句号。

青即战役是我军以少胜多,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。面对复杂局势,毛泽东亲笔起草了电令,同意对青岛举行威胁性攻击,迫使敌人早日撤退。4月30日,山东军区以第32军为主力部队兵分三路由北向南推进,青即战役第一战在灵山打响。5月26日凌晨,人民解放军分东、中、西三路,向国民党守军第一道防线发起全线攻击。青即战役历时一个月,一举攻克国民党青岛守军精心设置的三道防线,共歼敌7000多人,缴获大批军用武器和物资。1949年6月2日,青岛彻底回到人民手中。

只要国家需要我,我就尽自己所能出一份力

回想起当初的战争年代和那段军旅岁月,想到当初一个战壕的战友张玉明眼含热泪,“那时候我才17岁,战友们也都还是个孩子,很多战友付出了生命,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,离不开他们的付出,可惜战友们没有享受到今天的美好时光。”

如今92岁高龄的张玉明精气神依旧特别足,穿上军装,风采依旧,脸上一直流露着淡定平和的笑容,他告诉记者,现在过得特别幸福,国家对老兵们特别重视和照顾,儿女子孙们上进也孝顺,连连感慨这辈子太值了。

这么多年来,张玉明不仅严于律己,也言传身教,带着家人们做公益、慈善。地震、疫情等时候,他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捐款,他说虽然自己现在老了,但是国家、人民有需要他还是会尽自己所能一份心意,幸福的日子也不能忘了艰苦的岁月。

“如今我已经92岁了,生活在美好的青岛,享受着晚年的幸福生活,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大的荣誉,无微不至的关怀,看到青岛日新月异的变化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深深地感谢党,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,不忘初心,牢记共产党的使命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永远跟党走。”孩子回来的时候他也经常跟他们说要珍惜现在幸福生活,“现在大不一样了,现在国家富了,以前连个自行车都不能造,现在不但有自行车,飞机、大炮、坦克、卫星都有了,现在发展了不得。现在社会好了,生活条件提高了,当初的艰难岁月不能忘!”

当记者询问老人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,老人感慨说:“也没有什么其他心愿了,看到青岛的今天,我心满意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