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·探058案丨网店公开售卖黑土,这里面有猫腻吗?平台称如有问题会下架
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洪智
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6月24日表决通过了黑土地保护法,将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,禁止盗挖、滥挖、非法出售等行为。长期以来,相关部门也严厉打击采挖、运输、加工、贩卖黑土资源非法产业链,但盗挖现象屡禁不止。记者调查发现,在一些电商平台上,存在出售黑土的现象,有的商家自称是“大自然的搬运工”,黑土来源引人遐想。对此,有市民、网友担心购买“黑土”而成“帮凶”。律师称,商家出售黑土需证明来源合法。平台表示,消费者有异议可举报,若真有问题会下架。
反映:
网售黑土不少见,来源引市民网友担忧
“这几天看了新闻,黑土地保护法很快就要施行了。其实在此之前,就不允许随意采挖贩卖黑土,但是网上买黑土比较常见。如果买到的黑土真的有问题,那我们消费者不也成了帮凶了。”近日,市民赵女士关注到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黑土地保护法”的信息,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。赵女士告诉记者,自己平日里喜欢养花,老家的老人经常种点蔬菜,因久闻东北黑土的大名,此前她曾在网上购买过几次,买到的黑土质量也确实不错。
赵女士的担忧并非多余。据了解,东北平原上的黑土,是世界公认的肥沃土壤,但是生成非常缓慢。一些不法分子发现商机,盯上了珍贵的黑土资源,以各种的名义承包土地,开挖盗采黑土进行售卖,有网友称“一晚上能挣十几万”。在今年的5月24日,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发布4件依法保护黑土地典型案例。在其中一起案例中,王某等人非法采挖泥炭土,晾晒后出售,供买家用于制作有机肥原料,致使90余亩基本农田种植条件遭到严重毁坏。
针对赵女士的报料,记者登录多个电商平台,以“黑土”为关键词搜索,确实发现很多店铺在公开销售,其中不少店铺生意火爆,有的甚至月销量成千上万。记者注意到,在这些店铺中,有些直接标明黑土产自东北地区。这些店铺售卖的黑土价格各不相同,但基本上一斤不到一块钱,也有的一斤卖到三块多,买得越多越便宜。“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,不排除有商家直接采挖黑土。”有网友表示。
调查:
不少店铺主打天然,里面可能猫腻不少
记者注意到,网上售卖的黑土,有些标明了发货地是东北地区或者内蒙古,其中一些在宣传页面上强调“纯天然”,例如有的店铺称“长白山森林”“正宗东北天然有机土”“产自黑龙江林场”“开采环境:寒温带、冻土层”“开采环境:东北原始松树林”“搬运来自深山的好土”“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”等。不少购买过的网友留言称,“难怪有人说黑土地上插根木棍都能发芽,有这么肥沃的土壤,花草长不好都不可能”“一看就是纯纯的东北黑土”。
对于黑土的来源,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,咨询多家店铺客服。有的店铺表示,这些黑土并不是直接从自然界采挖的,而是通过“树叶腐化”等途径而来。但是,一家宣称黑土开采自东北原始松树林的店铺客服告诉记者,其售卖的黑土是直接从松树林挖的,“纯天然的”。当记者提到黑土禁止贩卖时,该客服又称,“现在不让卖黑土了,泥炭土和草炭土是可以卖的”,“我们东北这里的土壤都是经过冬季无氧分解过的,颜色都很深的”,“黑色的土壤是泥炭土,草炭土是沼泽地的表层土壤,松树林挖的是松针土“。
记者调查得知,在黑土地保护法引发热议之前,很多网友就关注到“网购黑土 ”的乱象。早在2021年4月,长期关注此问题的网友“@Andrea”就发帖,建议大家不要在网上购买东北黑土。该网友称黑土的盗采无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当地的粮食减产,不购买东北黑土,是在保护中国人的粮食。而且,网购的黑土可能没有灭菌,没有分类,里面可能会携带草籽、虫卵和病菌等,并不一定完全适应盆栽。有网友跟帖留言称,提醒大家不要太迷信“东北黑土”。市民刘女士表示,有些网上售卖的黑土,不排除存在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情况,有些质量不高,甚至直接是其他土冒充的。
说法:
平台建议有异议可举报,律师称需证明来源合法
7月7日下午,对于公开售卖“黑土”的现象,记者也向相关电商平台客服进行咨询。对平台是否允许网售黑土,客服并未直接给出答案,而是回应称暂时不清楚相关店铺的售卖情况,“商品有问题的话,这边是会有管控部门进行下架的”。对于出售黑土的相关店铺,客服人员建议记者发起举报,并提供了具体发起举报的操作方法。对此,其他电商平台也给出了类似的回应:商品在上架前都会进行审核,但只有顾客投诉商家后,电商平台才会对相关店铺进行进一步检查。
“要买卖黑土,就需要证明来源的合法性,否则可能涉嫌非法买卖黑土。”山东川佳律师事务所张宝清律师介绍,根据《土地管理法》规定,擅自在耕地上取土,破坏种植条件的,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整改或治理,可以并处罚款。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按照相关规定,罚款的数额为耕地开垦费的5倍以上10倍以下。记者采访得知,相关地区也出台了黑土保护的条例规定,有的地区农业农村、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甚至成立了专门的黑土保护机构,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。“要保证黑土来源的清白,需要电商平台、相关部门等各方共同努力,只有织密监控网,才能杜绝不法分子钻空子。”张宝清说,对于出售虚假黑土的行为,也涉嫌欺诈,店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链接:
偷盗“黑土”现象频现,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施行
尽管打击力度不减,但盗挖售卖黑土的现象一直存在。例如,2020年5月,镇赉警方破获多起盗卖黑土案,查处22人;2020年12月,大安市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,扣押被盗黑土2万余立方米;2021年2月开始,有人用大型挖掘设备在五常市盗采泥炭资源、破坏耕地案件,当地9万多平方米黑土被盗挖,事发后公安机关拘捕4名犯罪嫌疑人;2021年4月,白城警方破获一涉嫌团伙盗卖黑土案,抓获12名涉案人员……
据新华社消息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6月24日表决通过了黑土地保护法,将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。本法明确盗挖、滥挖黑土的,依照土地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。非法出售黑土的,没收非法出售的黑土和违法所得,并处每立方米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;明知是非法出售的黑土而购买的,没收非法购买的黑土,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。
>>征集<<
“真•探”等您来报料
新闻媒体是社会发展的瞭望者,开展舆论监督,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,也是党和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。为响应省委、 市委加大舆论监督力度的要求,也为更好践行社会责任,发挥舆论监督对群众身边难题解决的推动作用,半岛传媒重磅推出全 媒体调查栏目“真•探”。
如果您身边有热点、难点、堵点、痛点,欢迎拨打半岛热线96663,或者发送电子邮件到bandaozt@163.com。半岛全媒体记者 将深入基层一线,关注热点事件、倾听百姓呼声、探寻背后真相,架设起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桥梁,用笔和镜头践行社会责任。
“真•探”,我们不见不散!
- 3·15曝光台丨又要跑路?李沧“白石艺术培训学校”突然被搬空!剩余课时咋办?校方称有三种解决方案
- “好分期”藏猫腻,贷款利率高至35.94%
- 集装箱里偷偷过滤水对外售卖?拆箱!罚款!
- 售卖保健品涉嫌虚假宣传 青岛华龄之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被罚20万
- “首月0元保费”猫腻多,银保监会开百万罚单
- 狠罚!售卖过期药、化妆品添加违禁激素……青岛公布2022年十大药品安全案例
- 越秀北方区域·铂悦府 | 拒绝买房猫腻,精妆安家指南
- 真•探058案 | 线下地,路畅了,心顺了!胶州潮州路霸道电线杆“下岗”了
- 民生调查丨健身私教自揭行业猫腻:速成培训几天拿证 靠话术营销练成金牌教练
- 今年首个退市游戏股诞生!售卖房产、跨界转型……还有三只游戏股在退市边缘“挣扎”